当前位置: 京报网首页 > 科教 > 正文

无人驾驶车辆上路也得“考试”!考试什么样?记者带您实地探访

2020-12-22 14:42

北京晚报

记者:王可心

无人驾驶场地什么样?行人突然冲出来能不能刹住车?无人驾驶车辆靠什么在路上畅行无阻?伴随着技术发展,“无人驾驶”距离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上个月刚投用的北京市第三个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顺义基地寻找答案。在这个11万平方米的封闭区域内,北汽、滴滴等12家公司的无人驾驶车辆陆续进场测试。


自动驾驶车辆顺利通过模拟雨天的道路。武亦彬 摄

有人冲向路中央

立即停车

走进测试场,信号灯、人行斑马线等一应俱全,车辆正在循环测试,驾驶位空无一人。每辆车的头上都顶着一个“小头盔”。

“这里面搭载了高清摄像头和多种传感器,是车辆的‘眼睛’和‘耳朵’,能够帮助识别周边环境。”测试场技术支持耿旭说。不远处有车辆正好驶来,他将一个假人突然推向路中央,车辆立即识别并停了下来。待假人离开后,车辆继续前行。

遇见路口的红灯亮了,车辆会自动在白线前停稳;前方有障碍物,车辆会提前转弯避让;驶入环岛,车辆还会自动绕行和变换车道……没有驾驶员的操纵,这些车辆依然能在不同场景中自如地有序行驶。

揭秘

开5000公里才有资格进场考试

“就像人开车前需要练习并取得驾照一样,无人驾驶车辆想要上路,首先需要累计5000公里的测试里程,才有资格参加考试。”顺创智能网联公司副经理刘斌介绍,测试场内不仅有各种道路,还搭建了加油站、收费站、隧道、环岛、铁路等32个场景,动态广场可搭建更多临时场景,满足极速刹车、碰撞等特殊测试需求。

暴雨中遇骑车人

提前躲避

虽然现实中晴空万里,但在车辆的感应系统中,它可能已处于暴风雨前夕。耿旭解释说,测试车辆搭载了仿真系统,通过改变传感器的数据,车辆能模拟极端环境中的行车模式。

在“狂风暴雨”中,技术人员一会儿抛出假人,一会儿又向车窗扔杂物模拟大风吹落的树枝,面对各种干扰,车辆准确做出了避让、急刹、转弯以及绕行等动作。管道喷出雨雾,模拟的骑车人假装被吹得左摇右晃,车辆始终保持平稳的速度,提前躲避绕行。随后,车辆又通过了隧道、环岛、高速等场景的考验。

揭秘

经历2000多万复杂场景考验

模拟仿真系统可搭建2000多万个复杂场景,模拟多种交通流模型,与封闭区域测试形成有效互补,从而实现对自动驾驶车辆安全性的有效验证。

耿旭称,他们还会故意“哄骗”参与测试的车辆,改变传感器的照明亮度、引入暴雪等极端干扰数据等,结合实际道路进行避障场景测试,观察车辆的智能表现。

视线全盲过积水

顺畅通行

去年7月,测试基地所在的顺义北小营地区遭遇了多场暴雨,其中一场为二级橙色预警等级,部分路段车道线被遮蔽。在单车视线近于全盲又遇到极端天气状况下,无人驾驶车辆仍然顺畅地完成了无保护左转、严重积水通行、逆向绕行避障、复杂场景会车等高难度自动驾驶。

揭秘

车路协同系统保驾护航

仿真系统重现了极端条件下的行驶情况,当车辆视线近乎全盲时,路侧智能设备可通过视频、红外线、微波、地磁等手段分析行驶环境,将降速、避让等信息发送给车辆。

无人驾驶汽车走向开放路段,需要先对道路进行智能化改造。在顺义封闭测试基地中,道路两侧每隔一段就有一个白色小箱子。这些装置是边缘计算服务器,具备实时视频和图像处理、转发的能力,帮助车辆实时响应。

展望

无人驾驶还有多远

当前,无人驾驶技术已在顺义多种应用场景呈现。

在顺义花梨坎的15个社区,美团无人配送车正在送货;在白马路沿线,智慧公交、无人清扫车已经上岗;在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能看到自动驾驶出租等多种无人驾驶应用场景。顺义区目前已建成开放145公里公开测试道路。按照计划,到2025年,顺义全区汽车产业总产值有望达到3500亿元,其中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将达1000亿元。无人驾驶将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原标题:车顶戴“头盔” 假人试安全 管道喷雨雾  无人驾驶测试很有意思)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王可心

流程编辑:u018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