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海淀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优良天数293天,重污染天首次“清零”

    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海淀夏日,碧空如洗。站在西山上俯瞰,城市在澄澈的天幕下呈现出令人惊叹的清晰度,摄影爱好者们笑称这是“自带4K画质的蓝天”。最新发布的《2024年海淀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4年,海淀区优良天数293天,重污染天首次“清零”。 生态治理成绩亮眼 在百望山森林公园,摄影爱好者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拍城市风光根本不用等大风...

  • 北京雨燕完成“年度体检”,107只获生态“身份证”

    6月7日凌晨,在颐和园廓如亭,一年一度的雨燕体检启动。 本次环志工作从凌晨2点持续到早7点,在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的指导下,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北京市鸟类环志站)联合颐和园管理处、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40余名鸟类工作者和环志志愿者参与。   现场,大家分工协作,以严谨态度和精细的工作为雨燕检查身体、测量数据、佩戴环志、完成细致“体检”。历经5...

  • 330米生态桥,连通海淀两大网红公园!

    从隔路相望到联通相接,市民张女士带着孩子,踏上了这座连接清河之洲与松鼠乐园的生态桥。“以前领孩子去完松鼠乐园,想接着去马路对面漂亮的清河之洲看看,得绕好大一个圈子。”市民张女士牵着蹦蹦跳跳的孩子,脚步轻快地踏上前往清河之洲,“现在可好了,从松鼠乐园出来,溜溜达达就上了这桥,孩子一路看树看水,转眼就到对面了,像串门一样方便!” 张女士口中的“方便...

  • 门头沟灵山生态复苏 赤狐种群重现生机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灵山,被誉为“北京之巅”,其海拔2303米,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随着封山育林和生态修复工作的持续推进,灵山地区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野生动物种群逐渐恢复,其中赤狐的回归尤为引人注目。 据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灵山已监测到5组稳定活动的赤狐家庭,种群数量恢复至20世纪80年代水平。赤狐曾因栖息地破碎化在北...

  • 生态环境部:北京连续四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北京蓝”渐成常态

    生态环境部今天(24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2024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已圆满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大。PM2.5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优良天数比例为87.2%,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9%,同比下...

  • 从“雾里看花”到“蓝天常在”——“北京奇迹”炼成记

    2025年初夏时节,一张2024年美丽北京建设“成绩单”新鲜出炉:2024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30.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6.2%。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0天,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114天,为历年最多。重污染天由2013年的58天减少到2024年的2天,降幅达96.6%。 从“雾里看花”到“蓝天常在”,从被媒体连篇报道空气污染问题到治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