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前7个月优良天数168天,同比增加18天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13日介绍,今年1至7月,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优良天数168天,同比增加18天。 资料图片 今年以来,本市加速推广新能源车,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13.5万辆。发挥小汽车以旧换新、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老旧货车和大中型客车报废更新等政策激励作用;继续实施本市五环路内新能源物流...

  • 从闲置地到“生态客厅”:榆垡两片林生态赋能绘就乡村振兴“绿色答卷”

    京南七月,绿意盎然。榆垡镇新桥村与王家屯村的59亩村头片林正式竣工,这片从闲置地块与单一林地蜕变而来的“绿色客厅”,不仅为乡村披上生态盛装,更以“生态+民生+共建”的多元价值,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 生态筑基让绿色成为乡村发展的底色 步入两片村头片林,层次分明的林木错落有致,金叶白蜡、红枫、紫荆等乡土树种与彩叶植物交相辉映,甘野菊、蛇莓等原...

  • 规“话”北京 丨工业遗迹的生态答卷

    从水泥厂到科创高地,从废弃矿山到森林公园,金隅兴发科技园不仅加快高精尖应用研究机构落地,打造世界前沿的多功能科学园区,也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交出一份工业遗迹的生态答卷。

  • 生态保护升级!官厅水库协同共治工作站正式启用

    7月8日,官厅水库协同共治工作站正式启用。该工作站由北京市公安局延庆分局、北京市官厅水库管理处合作共建,聚焦官厅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是强化警水联动、构建生态保护新格局的重要实践,也标志着区域生态协同治理迈向全新阶段。   北京市公安局延庆分局、北京市官厅水库管理处双方签订了《官厅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警务协作框架协议》,这份协议明确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联合巡...

  • 改善生态格局!北京两个滨水空间建设工程项目获批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及“十四五”规划纲要均强调滨水空间建设,提出构建由水体、滨水绿化廊道、滨水空间共同组成的蓝网系统;推进滨水空间建设,提高滨水空间品质,营造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滨水空间。 近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批复清河(海淀段)滨水空间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小月河滨水空间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清河、小月河滨水空间建设工...

  • 北京“绿色企业”占比提升至27.2%

    截至今年6月底,北京“绿色企业”占比已提升至27.2%,其中石景山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企业”占比超过五成。 “绿色企业”,无疑是低碳环保领域的佼佼者,可究竟做到怎样的程度才能满足“绿色企业”的标准?近日,记者走进了经开区一家“深绿企业”——博格华纳TTT北京工厂,探访其中的“绿色”奥秘。 这是一家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企业。厂区面积不大,走进后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