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轴线上的北京非遗丨“小肠陈”:“宝藏”卤煮的守正创新之路

      卤煮,是老北京人味觉记忆中不可缺失的一枚拼图。尤其在天寒地冻的冬日,热气腾腾的卤煮更为诱人。若是再搭配着吸饱汤水的金黄火烧,一口下肚,鲜香扑鼻,暖胃又暖心。在卤煮店遍地开花的北京,如果问哪家北京卤煮最原汁原味,一个历久弥新的老字号品牌便会自然浮上人们的心头:“小肠陈”。   自人来...

  • 中轴线上的北京非遗丨口衔百音 延响千年

      鸟叫声,滴水声,机械操作声......这些逼真的世间百音,有些人仅仅依靠调动面部丰富的表情与灵活的嘴部技巧便能复刻出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这种凭借人体本身模仿各种声音的高超技艺叫作:口技。 口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距今已有千年的传承历史。在上古时期,人们通过模仿各种动物的声...

  • 中轴线上的北京非遗丨古彩戏法:南宋遗风,人间魔术的艺术传承

      “四面管瞧,八面管看”,即便警察亲自上手锁住魔术师的双手,魔术师仍能瞬间逃脱,手法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无论如何目不转睛,都难以捕捉其间的破绽;八枚铜板,分置于双手之中,魔术师轻轻一吹,铜板的数量便在掌中神奇变换;一个空心的球轻松穿过两根绳索,一名观众紧握并打上死结,然而只需轻巧一转,绳索与...

  • 中轴线上的北京非遗丨传统书法:推陈出新 焕彩古今

      “无色而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是世人对书法艺术形式最普遍的评价。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源泉,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再到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汉字书法在黑与白,点与线的千变万化中,完成了人的精神创造和情感表达。它所表现的精...

  • 中轴线上的北京非遗丨精武门:跨越时空的武术传奇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这首家喻户晓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是1983年港剧《大侠霍元甲》的主题曲。也正是从那时起,“精武门”成为华语影视剧的知名IP,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在全国掀起经久不衰的学武浪潮。 精武门的原型,乃是1910年以霍元甲为首的爱国志士成立的中国精...

  • 中轴线上的北京非遗丨“东方悠悠球”——北京空竹的前世今生

      北京报国寺的西侧,隐匿于繁华喧嚣之外,有一条不起眼的胡同。走进其中,就能看到一片小广场,这里正是抖空竹技法传承站所在地——“空竹缘”。据北京空竹传承人王娜介绍,京城抖空竹爱好者常聚于此,互相切磋,学习技艺。如果赶得巧,还能碰到国家级抖空竹技艺传人李连元大师在这里传授抖空竹技法,在他的指导下...